top of page

飲食,作為生活藝術:從阿育吠陀的角度,重新審視「吃」這件事


垃圾食物和加工食品等同可食用的風險——老生常談,許多人卻依舊不可自拔,將「美味」視為勤勞工作或學習後的小小犒賞。因為意志力薄弱的緣故?你肯定在哪看過某位健身教練說過類似的話,但歸根究柢,紓壓的需求,來自於人力無法控制的外部變因,無論你稱之為鬆懈、逃避、麻醉,都是試圖抵銷疲憊的手段。但我們想告訴你的是,要想更好的面對未來的挑戰,維持身體素質,增強免疫系統才是上上策。


阿育吠陀(Ayurveda)是來自傳統印度的醫學體系,該治療體系認為,人的健康取決於身體系統的平衡,一旦失衡便容易導致疾病,可能原因有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,或是由反常的季節、長期焦慮所引起。由於將消化不良視為絕大多數疾病的根源,阿育吠陀利用飲食,生活方式和壓力管理技巧,促進消化系統保持在最佳狀態,藉此恢復身體機能,強壯體質,以預防或降低未來疾病的發生。


傾聽身體,注意任何不適或不平衡的跡象絕對不會錯。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整理出阿育吠陀的飲食法則,提供讀者做初步認識。請注意,沒有一種飲食方式適用於所有人,諮詢專業醫師,獲取符合個人體質的健康計劃後,才有真正的「食療」可言。




要認識阿育吠陀,首先必須澄清以下迷思:它不是「一以貫之」的解決方案。根據阿育吠陀的信念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質,所有物質都是由空間、空氣、火、水和土組成。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,將體現為三種能量(dosha):vata(風)、kapha(土)和pitta(水)。這三種能量如果能在體內保持平衡,則對身心靈有正面的影響,反之則會出現相關病徵。如vata失衡者容易感到焦慮、胃腸敏感,pitta失衡者易有皮膚發炎的問題,kapha則是呼吸道過敏、肌肉痠痛等困擾。阿育吠陀飲食的主要目的,即是調節活力、能量、荷爾蒙,使身體恢復平衡,因此建議人們根據自己的年齡、當下節氣、地點,和健康狀況來進食。


在阿育吠陀的體系中,瑜珈飲食(Sattvic diet)是指吃充滿生命力的食物。因此,阿育吠陀飲食以植物性、天然、有機、季節性產物為基礎,如酥油(無水奶油)、蔬菜、水果、香料、藥草、豆類和穀物,且皆只食用原型食物,並根據個人體質調整乳製品的攝入量,對精製糖、咖啡因和酒精一律敬謝不敏。


水在此種飲食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,它符合古人對生生不息的流動想像,可以將毒素排出體外。阿育吠陀建議人們每天應該喝下相當於體重一半的水,夏天每小時一杯常溫水,冬天每小時半杯溫水,另應避免飲用冰水,以及在飯前、飯中或飯後大量喝水。


阿育吠陀式烹飪,遏止你對食物不健康的渴望!


阿育吠陀式烹飪,包含六種口味:甜、酸,鹹、苦、辣、酸。如果每天至少有一餐同時具備這六種口味,就不會在正餐之外對食物產生不健康的渴望。


在阿育吠陀中,以炒、烤、蒸為主要的料理方式。食材必須保持新鮮,如能刺激消化的蔬菜、植物性蛋白質,以及米飯、麵包、藜麥等碳水化合物,並以酥油(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健康脂肪)烹調。更重要的是用有機香料調味,如薑黃,黑胡椒,肉桂,茴香,小茴香和香菜,以在料理中融入六種口味


酥油和香料普遍被認為是超級食品(即對健康有益的食物),但我們建議,為了獲得充足的營養素,你不需要嚴格限制自己對食材的選擇——畢竟有些人生下來什麼都能吃,有些人則對特定食物耐受度不佳;如前文所言,不存在普遍適用、放諸四海皆準的飲食理論。



正餐很重要


每天按時三頓飯,並且不吃零食,可以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和恢復活力。平日早上應該在6點至8點之間進食(放下你手上的冷三明治,換上熱早餐!),於11點至下午1點30分之間吃一頓營養豐盛的午餐,過程至少要細嚼慢嚥二十分鐘,晚飯則不該超過晚上7點,週末則允許飯後甜點和酒精飲料——這不是沒原則,阿育吠陀的執業醫師普遍認為,一週之中只需有四天按表操課,健康便會出現顯著變化。


實際上,阿育吠陀的飲食方式有點類似間歇性斷食:在前一天於七點前吃過晚餐後,直到隔日早上七點再進食。中間十二個小時的空檔,可讓身體將能量用在恢復活力而不是消化上,其他的潛在好處還包括減重、增加肌肉量。



為什麼你該嘗試阿育吠陀飲食?


絕大多數的飲食指南只說明具體方針,很少告訴你這些食物除了減輕體重以外還會有哪些效用。然而,飲食的重要性遠遠多過計較熱量或脂肪,它既能控制你的新陳代謝,包括記憶力、睡眠品質也在受影響之列。


正如文章開頭提及,假如一個人嗜吃垃圾食品,是因為失去對生命的控制感,那麼一套嚴謹的食材選擇、食材組合、烹調方式,就是在生活中的小細節中一點一滴地拼回自我。不講「生命能量」那種玄之又玄的東西,任何人也不能否認,先有良好的身心狀態,才有對問題的洞察,以及採取後續行動的可能性。




══兩道遵循阿育吠陀的食譜══


薑汁甜菜湯

食材:2個中型甜菜切丁|4杯水|1塊四分之一大小的新鮮生薑|1茶匙茴香籽|1/2茶匙鹽|1/2茶匙黑胡椒|1/2茶匙胡椒粉(任選)|1湯匙特級初榨橄欖油

料理方式:將甜菜和生薑煮軟(過程約30分鐘)。冷卻後,將湯汁連同甜菜和生薑倒入攪拌機中,加入油,茴香,鹽和胡椒粉,充分攪拌直至表面光滑,再次加熱後即可食用。


增強免疫力的香料飲料

食材:1茶匙有機薑黃|1/2茶匙肉桂粉|1/2茶匙茴香籽|1茶匙磨碎的新鮮生薑或生薑粉|2-3個丁香莢(或1/3茶匙丁香)|1/3茶匙黑胡椒粉或2-3粒花椒|1/2茶匙小荳蔻籽(或小荳蔻粉)|4杯過濾/純淨水|1茶匙有機蜂蜜

料理方式:將除了蜂蜜以外的所有食材放入中型湯鍋,小火煮沸(約15分鐘),直到材料混合均勻。靜置冷卻後再次加熱,並加入蜂蜜。每日飲用兩次。



文章來源: cacao 可口雜誌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
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